首页

女王样家畜人

时间:2025-05-27 18:08:17 作者:作家刘子超:用文学再现旅程 展现坚守的力量 浏览量:98325

  中新网广州5月26日电 (程景伟 赵沚琦)“花城文学课”第17讲近日邀请当代作家刘子超与南方周末前副总编辑向阳参与,他们就“游荡世界的回声——用文学再现旅程”这一主题进行了对话与分享。

  旅行写作的核心,不仅是从外部旁观,更需要深入接触和理解那里的人——书写人类的命运如何在漫长的时间、记忆和地理的褶皱中发挥作用,是刘子超的写作所要追寻的目标。

“花城文学课”第17讲现场。花城出版社 供图

  刘子超的写作之旅始于欧洲。他的第一本书《午夜降临前抵达》记录了他从柏林出发,穿越欧洲大陆,最终抵达意大利边境城市的里雅斯特的经历。十年后,他以的里雅斯特为起点,再次出发,穿越巴尔干半岛,完成了《血与蜜之地》的创作。他提到,这次旅程不仅是对地理的探索,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挖掘。

  在巴尔干半岛,刘子超见证了民族主义与战争对这片土地的深刻影响。他说,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充满了分裂与冲突,而这种“巴尔干化”的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些现实问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与希望。

  在讲座中,刘子超还提到了旅行中的意外与灵感,分享了他在旅行中遇到的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在巴黎因行李丢失而改变行程,意外地经过了比利时和荷兰的战场遗址。这些经历让他萌生了写一本关于战场的书的想法。他在维也纳的一座博物馆看到斐迪南大公的座驾,以及在格拉茨看到的关于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的艺术作品,都让他深受触动,进一步坚定了他聚焦巴尔干半岛、深入挖掘这片土地故事的想法。

  随后,刘子超分享了在旅行过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几个故事。在莫斯塔尔,他遇到了克罗地亚族银行职员达米尔,这个城市因战争而分裂,但达米尔仍怀揣希望;在吉尔吉斯斯坦,青年作家阿拜向刘子超展示了他发表在美国期刊上的小说《移民的命运》,这位有梦想的青年渴望通过文学走向世界;在北马其顿,纪录片导演“南瓜”的作品虽然受到欢迎,他却难以靠写作为生,这反映出当地文学创作的困境;而在中亚的咸海边,刘子超遇到在此坚守了七年的中国工人,这位同胞以开采卤虫籽为生,展现了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坚韧与孤独。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让刘子超深刻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在困境中挣扎与坚守的力量。

  “旅行写作的价值在于通过文字构建出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深邃和稳固的世界。”刘子超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记录下那些被历史洪流淹没的故事,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在讲座中,向阳也多次强调了文字的力量和旅行文学的独特价值。他认为,尽管当今世界图像和视频等视觉媒介盛行,但文字才是最长久、最能触动灵魂的表达方式。他提到,文字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是其他媒介难以替代的。

  在向阳看来,旅行文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记,它能够通过文字的力量,带领读者深入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唤起人们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二届“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闭幕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敬认为,戈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心理,对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史、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戈麦也是中国当代诗歌智性写作的典型代表,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发展。他提出,西渡所编的《戈麦全集》为戈麦研究提供了最丰富、最完整的文本,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部重要的资料性文献,其出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

陈明川告诉记者,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培训过程中每人要投入近35000元的成本。执照取得后,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济台青年共话未来发展 冀携手筑梦架起两岸“连心桥”

这个冠军来之不易。面对夺冠热门南京九中、湖南地质中学以及清华附中等王牌强队,回浦中学突出重围,拿下了两年内的第四次全国总冠军。

海评面:“中国市场仍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兰州2月21日电 (刘延新)春节过后,兰州市召开的强省会大会上,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兰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芮文刚表示,兰州高新区将按照“去行政化、比县区更灵活、比部门更综合”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布局、体制机制和权限赋能改革优化,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激情活力。

(聚焦博鳌)詹火生:大陆始终是台商台胞最大的机遇所在

绵延千里的祁连山,既是高山水塔,也是沙漠屏障。目前,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祁连山恢复了昔日的美丽,也成为野生动植物“新家园”。

相关资讯
应急管理部:避免把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变成内部举报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热门资讯